截至3月8日記者發稿,A股共有60余家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其中共有51家公司業績實現正增長(包括扭虧為盈公司),占比超七成。從行業分布來看,業績實現正增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礎化工、醫藥生物、汽車等行業。
數據顯示,上海誼眾、奧馬電器、盛新鋰能、岱勒新材、貝斯美等10余家公司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其中,科創板醫藥生物行業公司上海誼眾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5686.75%;實現歸母凈利潤1.43億元,上年同期為-399.71萬元,同比增長3674.01%,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由于公司經審計后財務報告符合“上市時未盈利公司首次實現盈利”的情形,上海誼眾A股股票于3月2日取消特別標識U,成為今年首家“摘U”的科創板企業。
新能源產業鏈公司業績表現依舊亮眼。盛新鋰能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0.39億元,同比增長299.03%;歸母凈利潤55.52億元,同比增長541.32%,創出上市以來最好業績。光華科技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3.02億元,同比增長27.99%;歸母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87.60%;扣非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162.36%,其中,公司鋰電池材料營業收入12.93億元,同比增長318.80%。
記者注意到,多家新能源產業鏈公司表示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系產能提升,公司不斷加碼產業布局。例如,盛新鋰能表示,業績大幅增長有幾方面原因:公司全力推進在建項目建設,印尼6萬噸鋰鹽項目順利推進中,津巴布韋薩比星鋰鉭礦項目即將建成投產,SDLA鹽湖項目的技改工作和Pocitos鹽湖項目中試生產線建設也在同步推進。岱勒新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進行產能擴充,二期擴產按計劃順利完成,產能大幅提升,從2022年1月的80萬公里/月增加至當年12月的300萬公里/月,產能提升將近4倍;同時在全球光伏裝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電鍍金剛石線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的在手訂單充沛,擴充的產能也得到了穩定釋放,主要產品的銷量較上期實現大幅提升。
光華科技的產業布局也有新進展。2022年,公司投資2.47億元在現有廠區建設年產3.6萬噸磷酸錳鐵鋰及磷酸鐵正極材料;建成首套多元梯次電池儲能系統,標志著公司在梯次工業儲能領域規模化應用邁向新臺階;公司1萬噸/年綜合回收生產線順利投產,同時,4萬噸/年退役鋰電池拆解分類利用生產項目正式落地。
從業績預告來看,截至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2731家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分化較大。具體來看,其中共有1088家預喜,占比近四成,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的公司分別有680家、152家、26家、230家。
此外,多家機構也對2023年A股公司業績進行了研判。中國銀河證券預計2023年A股盈利增速將逐步回升,尤其是中下游行業利潤加速回升有望在2023年一季報表現得更加明顯,行業方面,可更多關注消費、成長板塊利潤的加速改善。國聯證券預計2023年全A非金融凈利潤增速將達到15%,重回雙位數增長。隨著經濟重啟,更依賴于社會經濟活動改善的核心資產,比如醫藥、部分消費、互聯網、優質金融等領域受益更多。(記者 張娟 北京報道)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