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2024年,陜西礦產資源管理持續優化。通過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省部署地質勘查基金項目75個,投入省級財政2.7億元,形成大中型礦產地16處,小秦嶺金礦、山陽銅礦等礦集區深部找礦取得重大進展;改革礦業權審批辦法,審批礦業權178宗,年新增煤炭優質產能3205萬噸。
2024年,我省以市場化方式競爭性出讓戰略性礦產資源8宗,全省首宗頁巖氣探礦權以4.15億元掛牌成交;深化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健全綠色礦山“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分類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面啟動秦嶺區域及漢丹江流域“小、散、亂、污、呆”礦山三年整治行動,壓減礦山113個,礦山開發利用格局進一步優化。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省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完成10個市級生態修復規劃、71個縣級規劃,以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專項規劃編制,省、市、縣三級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體系基本建立。加快推進秦嶺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省級山水項目治理約6.75萬畝,歷史遺留礦山修復約2.35萬畝,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務。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保護縱向綜合補償制度,補償46個縣(市、區)1.69億元。積極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綏德縣滿堂川鎮和白河縣倉上鎮的經驗入選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
全省自然資源督察執法措施取得實效,通過縱深推進秦嶺區域“兩亂”、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專項整治,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問題、有序整改存量違法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推進督察整改,實行“周調度、月報、季核”工作機制,對整改緩慢的通報督導,對問題突出的派駐督導。2024年,全省例行督察立行立改問題整改到位率97%,2023年及以前年度反饋問題整改到位率83.5%;深入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行政執法行為不斷規范。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