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金風科技綠氫制50萬噸綠甲醇項目迎來重要節點,項目核心裝置、合成氣制備關鍵設備——生物質氣化爐完成吊裝,標志著項目工程建設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計劃6月全部安裝完成。
本次吊裝的是全球首套具備最高壓力等級、最大處理量的氣流床水冷壁半廢鍋式生物質氣化爐,是該項目最大的單體設備,可滿足年產25萬噸甲醇的氣化產能。金風科技是國內首家取得綠甲醇國際市場銷售合同的企業,該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綠甲醇商業閉環。
興安盟已被自治區確定為“綠色氫氨醇”產業示范基地。為做大做強“綠色氫氨醇”產業,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構建“垂直共生、樹狀發展”的產業生態,以打造產業鏈為基礎,以合成氣為生態共生紐帶,推動形成“風光電站—玉米精深加工—合成氣—綠氫氨醇”閉環產業鏈。實現“綠色化工品+綠色能源”雙軌驅動發展模式,并融合發展和延伸玉米精深加工、廢氣廢渣回收利用等產業鏈,從而形成園區大中小型企業緊密結合、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網絡體系,推動園區從單純的產業集聚向集群化方向發展,最終實現產業協同增效。
同時,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已編制的產業鏈圖譜與零碳園區方案、園區國土空間規劃等規劃編制相結合,形成多規合一,衍生催化劑、電解槽、儲能等產業和布局配套基礎設施,形成“裝備島—氣島—化工島”聯動布局,實現“相互作用、隔墻供應”的閉環產業生態圈。從而減少電力傳輸、氫氣運輸等中間成本,降低單個項目的投資門檻,提升資產利用率,共享基礎設施,降低綜合成本。
為保障生物質秸稈長期穩定供應,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將加快生物質秸稈收、儲、運、加工一體化體系建設,以確保生物質原料的高效轉化和利用。目前已精準鎖定了生物航煤、合成氨催化劑、醫藥級煙酰胺等27個項目,正積極對接34家企業,已達成初步意向項目21個。
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高天宇表示,今年的目標是確保“第一桶”純綠色甲醇在園區產出,為綠甲醇行業發展提供先行先試經驗。“我們還將加快推進其他氫氨醇項目盡快落地,夯實‘綠色氫氨醇’產業示范基地的‘四梁八柱’,為推動相關產業更好地實現協調聯動發展提供‘興安方案’,積累‘興安經驗’。”高天宇說。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