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近日,《西寧市零碳場景示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
《方案》明確,將通過園區、工廠、公共機構、景區、建筑五大零碳場景示范建設,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零碳場景建設經驗,有效推動全社會各領域降碳理念、機制、技術等提升和創新,在碳中和先行先試中走在前作表率,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零碳場景建設。
作為青藏高原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來西寧市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開展了一系列的“雙碳”落地探索活動,創新開展“碳積分”示范項目,建成全省首家虛擬電廠,成立全省首家國有獨資碳資產管理機構,投運青海首個“源網荷儲”低壓交直流融合示范臺區,加速構建綠色智算核心集聚區,聚力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示范中心城市,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碳達峰試點城市等,通過實際實踐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西寧市零碳場景建設是落實“雙碳”戰略的又一系統性創新舉措。“建設零碳場景示范在西北地區是首創,是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積極舉措,是探索高原河谷城市減碳降碳的有效途徑,引導更多人參與并關注美麗西寧的建設中,對西寧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項目主管李懷玉等專家充分肯定了西寧市零碳場景示范建設的意義。
“在場景建設類別選取方面,前期我們調研了西寧各類主體的發展實際和零碳建設基礎,綜合碳排放量大、核算基礎較好、社會帶動影響力大等因素,最終確定了初期先以園區、工廠、公共機構、景區、建筑五類場景為主,開展零碳場景示范建設。”西寧市發改委環資科科長韓曉麗介紹道。
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是西寧市碳排放的絕對主體,作為承擔全市80%以上的關鍵領域,甘河、東川、南川等工業園區是西寧市完成碳達峰后實現碳中和的關鍵。節約型機關、綠色細胞、無廢細胞等亮點工作在西寧市公共機構中開展,公共機構的降碳理念和管理基礎較好。景區和建筑(商業綜合體等)是公眾接觸面最廣的領域,開展低碳零碳創建可引領社會公眾廣泛參與。
“我們選取五個場景進行初步的探索,后續等各項工作成熟后,我們會鋪開范圍。目前,五類零碳場景已覆蓋西寧市未來零碳場景建設的重點領域,形成的經驗可在全社會推廣。”李懷玉表示。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我國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低碳零碳建設轉型需久久為功。本次《方案》擬定的是2025年—2027年3年期行動計劃,其中2025年建立完善全流程管理制度,各縣區及市級行業部門結合實際各自推動1—3個零碳場景示范建設;2026年—2027年,擴大零碳場景示范建設規模,深化零碳場景示范建設內涵,3年內力爭建成10—20個零碳場景示范。
韓曉麗介紹,“我們鼓勵各市級主管部門、各縣區結合實際情況,依據國家、省等有關標準自主制定相應零碳場景管理制度,進一步擴大示范主體范圍。同時,對納入市級零碳場景創建的,優先支持申報省級、國家級零碳主體。”
下一步,西寧將以零碳場景示范為突破口,積極探索高原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路徑,體現生態保護優先的擔當,努力成為青藏高原零碳發展的先行區,為青海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西寧方案”,也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