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
一輛只有3.6米長、18厘米高的小蒸汽火車頭,看起來跟玩具一樣。昨日開業的沈陽一家私人博物館的主人說,大火車頭有的東西它都有,能開動甚至鳴笛,是火車進入中國時給慈禧御審的樣品,因此有人稱之為中國火車的鼻祖。
小火車放在一個玻璃柜里,像傳統的蒸汽機車一樣,它一身黑色,齒輪、掛鉤甚至扶手俱全,身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真火車頭的縮小版。火車頭后邊掛著一節裝滿煤塊的車廂
,駕駛室里有蒸汽鍋爐。點上火、加入煤塊和水,小火車還能開動,時速能達到每小時十幾公里。它的操作過程也與蒸汽火車頭一樣,拉動一根繩子就會鳴笛,開動之前也會先噴出一團白色蒸汽。
然而這些并不是小火車的珍貴之處,據沈陽市收藏家協會的會員介紹,這個火車頭造于1887年,是當年火車進入中國時,慈禧御審的火車頭樣車,所以功能樣式與真火車一樣。火車車廂、車底刻的文字可以證明這一點。
據介紹,在1863年洋務運動之時,直隸總督李鴻章建議朝廷修筑鐵路,可是腐敗的清朝政府一直不同意,李鴻章以運輸煤炭為名修建的一條簡易鐵路,竟然要用馬拉著火車在鐵軌上走。李鴻章設計出一條妙計:讓慈禧太后親眼見識一下,火車究竟是個啥玩意兒。他決定送西太后一件“小玩具”——在西太后居住的西苑建一條1500米長的小鐵路,上邊跑一臺小火車頭及6節能容28人的小火車車廂。這個風馳電掣的“玩具”讓慈禧認識到火車的好處,于是同意了修建鐵路。
在修建這條小鐵路之前,李鴻章就是先將這個小火車頭作為樣品讓慈禧審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