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改制之前,我們一年的銷售收入才4個億,今年我們光向國家交的稅就超過4億!”11月15日,坐在辦公室里的西子聯合控股公司董事長王水福,想起了這兩個相似的數據時,臉上難掩自豪之意。在我市工業企業百日沖刺的最后日子里,“西子”又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銷售收入將突破50億元!
40項專利組成超級發動機
今年的前10個月里,“西子”已經實現銷售收入40億,對于今年突破50億的目標,似乎顯得有點勢不可擋。這種銳氣彌漫在這家日益顯眼的民營企業里,即使在最普通的員工身上也能夠感受到。
銳氣的背后,是“西子”的自信和實力。“西子”目前已經取得了40項專利技術。一家民企擁有了40項專利技術,就像組成了一個超級發動機,拉動著企業的不斷向前沖刺,銳氣就從沖刺中散發出來。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如今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我們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西子”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從“手腳企業”向“頭腦企業”轉變,比如9E燃機余熱鍋爐已經在國內贏得自主知識產權,不僅壟斷了國內市場,并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單就這個產品,一年就為企業增加了10個億的銷售收入。
在逐步成形的“頭腦企業”里,目前已經有了一所“西子聯合大學”和一個“西子研究院”。王水福說,辦學校是為了培養人才,希望它可以成為西子的“黃埔軍校”;而建立“西子研究院”,是為了實現企業從“制造”到“創造”的躍升,打造一個“百年西子”。
“西子”高層認為,除了持續的技術創新之外,企業當初的“改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96年,“西子”還只是一家村辦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下決心改制成了產權清晰的有限責任公司,并實現與美國奧的斯的跨國聯姻,走出了一條以民引外、合作發展的特色之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西子”還拿出了1000萬巨資,投入社會公益事業中。
百日沖刺“西子”艦隊齊發力
如今的西子公司,已經成為了一支“聯合艦隊”,旗下擁有杭州鍋爐集團、西子奧的斯、杭州起重機械有限公司等多艘重量級艦艇。在百日沖刺的最后日子里,“西子”多“艦”齊發,火力不小。
今年7月,杭州起重機械公司通過激烈競爭,與沙特阿拉伯簽下了1800萬元12臺大噸位龍門式起重機。這個項目創造了“杭起”歷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個大項目、第一次直接出口、第一次整體預裝……這讓“杭起”重新找回了自信。
“繼9E之后,我們自己研發的國內第一臺9F余熱鍋爐也已經在半山發電廠點火成功。”杭鍋集團負責人說,截止到10月底,他們已經新增訂單11.2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5億元。“今后我們將從9F向下覆蓋到其他產品,推廣自行開發的垃圾焚燒鍋爐技術,依靠消化吸收和自主開發提升電站輔機,進一步拓展在大型火電、核電輔機的業務。”與“杭鍋”相比,西子奧的斯也不遜色,到10月底電梯訂單已經突破12000臺,其中還有805臺進軍到國際市場。“今后,市場將是我們節能電梯的天下。”西子人信心百倍。
(記者方張接 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