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在2006中國經濟形勢與展望·泰達論壇上表示,明年國家在天然氣價格政策方面的改革方向將集中于改進天然氣價格管理,簡化天然氣出廠價格分類,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的機制。
此前,在11月28至29日召開的“中國天然氣國際峰會2005”論壇上,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內的三大巨頭要求改革天然氣定價機制。三家公司一致表示:在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我國的天然氣價格應該上浮。結合近期,進入冬季,鄭州、濟南、沈陽等各地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氣告急情形。
鄭州:“氣線”告急 西氣東輸
近日,鄭州市政府向媒體發布的《鄭州市天然氣供應情況通報》顯示,鄭州市天然氣供應缺口近三分之一,能源大省河南其他部分地區也陷入了天然氣供應的巨大缺口中。
據鄭州燃氣股份(行情,論壇)有限公司調度中心獲得的信息顯示:入冬以來,鄭州市的天然氣需求量劇增至每天160萬立方米,超過夏季需求量的2倍,每天用氣缺口在50萬立方米左右,缺口近三分之一。同時安陽、開封、鶴壁、焦作、漯河等多個城市都出現了供氣緊張的局面。鄭州市政府公布的天然氣供應緊急預案顯示,經過積極協調,西氣東輸在鄭州市2005年合同量1.54億立方米的基礎上,預計全年會超供鄭州市3500萬立方米左右。另外,鄭州市也在積極尋求新的補充氣源。
濟南:首先保障居民用氣
日前,據濟南市有關部門了解,濟南市的天然氣供應日缺口已經達到21萬立方米,高峰時用氣缺口達到30萬立方米。市區天然氣管網供氣能力下降,已經影響到市民生活用氣和部分機關、學校冬季取暖。
嚴冬季節,山東省遭遇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問題。為此,山東省政府已連續三次召開會議,協調天然氣供應問題。山東省各級政府決定優先保障濟南、青島等大城市的天然氣供應。同時,按照“保生活、減商業、壓工業”的原則,首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氣,保證機場、車站、學校、醫院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和涉及國計民生的工業生產用氣。暫停發展新的管道天然氣用戶,已經鋪設管道,還沒有通氣的,暫緩通氣。使用其他氣源的城市,不能選擇天然氣替代,并停止燃煤、燃油鍋爐改天然氣鍋爐。鼓勵天然氣用戶利用電能、燃油、煤炭、液化石油氣等替代能源。
沈陽:新疆支援 壓力暫緩
今年5月份,沈陽市煤氣總公司與新疆廣匯液化天然氣公司簽訂了1200萬立方米供氣合同。新疆用槽車將液化天然氣運到沈陽八棵樹接收站后,再向市內供應。
據統計,沈陽市今年冬季燃氣日需求較去年增加9萬至10萬立方米,日供氣缺口為15萬立方米左右。
東莞:瓶裝氣價創新高
東莞瓶裝液化石油氣價格繼今年9月調價至88元/瓶后再創新高,從本月16日開始,東莞液化瓶裝氣(14.5公斤裝)達到了創紀錄的94元/瓶(不包括送氣費)。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際原油液化石油氣價格一路高歌的根本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影響到國內。另外,入冬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降溫明顯,液化氣需求增加,導致南下氣源減少。從本月9日以來,珠三角液化氣批發價每噸已上升了400多元,達到5700元/噸。
據悉,2005年2月25日,東莞市物價局下調了東莞市液化氣的銷售價格。最高限價由原來的74元下降至69元,這也是東莞市今年唯一一次下調。經過5月20日、7月、9月29日三次調整,民用瓶裝液化石油氣最高限價已經達到88元/瓶,而這次更進一步攀升至94元/瓶。
(責任編輯:嬋娟)
來源:上海萬得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