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花生殼、樹枝、稻殼……粉碎后塞到一臺機器里,就產出油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項讓各種廢棄農林物變成油的高新技術,至今已產可燃燒油10萬多噸。
6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質潔凈能源實驗室宣布,科研人員發明一項技術,可以將粉碎后的木屑、稻殼、玉米稈和棉花稈等多種農林廢棄物,通過他們制成的一臺機器轉變為可燃燒油。這臺名為熱解液化單機的機器主要利用熱解原理,在一定溫度下將大
分子變成小分子,從而將固體植物變成液體。
據介紹,這臺實驗機器已于今年2月研制成功。燃燒油作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鍋爐和工業窯爐中燃燒使用。但是因為成本太高,走產業化的道路還有一段時間。
據該生物質潔凈能源實驗室副主任朱錫峰介紹,安徽省作為農業大省,僅秸稈一年產量就達3000萬~4000萬噸,再加上稻殼、花生殼等各種其他農林廢棄物,可達5000萬噸,其中合肥市也達近300萬噸。實驗室這項技術,木屑產油率達60%以上,秸稈產油率達50%以上。在全國,此項技術也能產生可觀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目前,實驗室制造完成的機器可達到1小時處理120公斤秸稈、產60公斤油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