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季節,一堆堆的秸稈被點燃,冒出滾滾濃煙———這樣的景象在全國各地常常可見。有沒有想過,秸稈也能變成電能呢?記者昨日獲悉,在河南省長葛市,一座小型火電廠正進行改造,改造后將不再燒煤,而是以秸稈為原料,為這一河南首個試點項目提供設備的就是上海電氣集團。
上海電氣集團長江公司總經理董萬里告訴記者,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超過7億噸,僅僅在產糧大省河南就達到7000萬噸。盡管秸稈造紙、秸稈建材等利用方法有所普及,可全國大部分秸稈依然是被焚燒或掩埋,光河南省每年焚燒或掩埋的秸稈量就達到4000萬噸。要知道,秸稈的熱量很高,每兩噸秸稈所能產生的電能,相當于1噸標準煤所產生的電能,4000多萬噸的秸稈如果都用來發電的話,相當于5臺百萬千瓦的火電機組。
據了解,作為河南首個秸稈發電改造項目,位于長葛市的恒光熱電有限公司原本擁有兩臺1.2萬千瓦火電機組,兩臺機組 已經運行了10多年,有些“老態龍鐘”。上海電氣只要對發電機組的鍋爐進行替換,就可以改造為燃用秸稈的生物質能發電機組,改造后,每年需要20萬噸的秸稈為原料,不僅讓周邊地區的秸稈不再浪費,而且收購這些秸稈每年可以支付給當地農民2000萬元。
上海電氣是全國火電設備的生產大戶,在秸稈發電設備領域還是個“新手”。技術人員介紹,面對這一新興市場,上海電氣長江公司和上海電氣四方鍋爐廠攜手,開始燃燒秸稈鍋爐的研發。與燃煤鍋爐不一樣,秸稈的灰熔點較低,可堿金屬較高,燃燒后容易產生二氧化硅,因而在爐膛容積、防腐蝕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上海電氣技術人員通過自主開發,已基本掌握了核心技術,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完成兩臺燃燒秸稈鍋爐的生產,到明年春天,改造后的恒光熱電有限公司就可以開始燒秸稈發電了。據了解,若是采用丹麥等國的進口設備,其單位造價一般為每千瓦1.5萬元左右,而上海電氣國產設備的單位造價大約在每千瓦7000元左右,有明顯價格優勢。
秸稈發電解決的還不僅僅是變廢為寶。河南省駐上海辦事處業務處處長潘鵬介紹,目前河南700萬千瓦機組的小火電,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在未來三年內有一半要被淘汰和改造,把它們改造成燒秸稈的機組是最好的"變身法"。"恒光熱電公司項目僅僅是河南的第一個秸稈發電改造示范項目,這個項目搞好了,后面的市場大著呢。"綠色發電,還有哪些新辦法1、瓦斯發電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礦事故的"第一殺手",可它是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非常規天然氣,是通用煤氣的2倍至5倍,燃燒后很少產生污染物,屬優質潔凈的氣體能源。中國煤層氣資源總量超過31萬億立方米,相當于450億噸標準煤,位居世界第三。目前,上海電氣環保集團已中標山西晉城煤業集團寺河煤層氣電廠項目,將為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瓦斯發電項目提供總功率為12萬千瓦的發電機組。2、余熱發電全國各地都有水泥廠,而高大的水泥窯尾部,有大量的窯尾煙氣被白白排放,這些尾氣含有熱能,用它來發電成為新的趨勢。在全國水泥廠余熱發電較早的上海萬安企業總公司,一座日產熟料1500噸的大窯尾部2003年就建成了余熱發電系統,日發電量達到..5萬千瓦時,占萬安用電量的20%左右。要知道,電費在水泥生產成本中占大頭,萬安公司20%的成本節約下來,就直接轉化為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