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爾濱市發改委了解到,根據哈爾濱市供熱整體規劃,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的發電機組將進行改造,用發電的余熱作為熱源冬季給居民集中供熱,滿足呼蘭區和松北區所有城鎮居民的供熱需要。
據哈爾濱市發改委能源處處長張永雙介紹,位于呼蘭區的華電能源哈爾濱第三發電廠是全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發電的余熱大部分經過處理后被排放掉。有關部門調查評估認為,可將第三發電廠的機組進行改造,實現集中供熱。根據初步規劃,第三發電廠的余熱可滿足呼蘭區和松北區城鎮居民的集中供熱,目前為松北區供熱的軒轅集團的鍋爐將被當作調峰鍋爐。這樣,不僅實現余熱利用,還能拔掉小煙囪,節省燃煤,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記者從哈爾濱第三發電廠了解到,機組改造資金共需8億元,其中設備改造資金2億元,管網建設資金6億元。改造后,3年節省的燃煤資金就相當于改造資金。改造后,可實現供熱面積3000多萬平方米,能夠滿足呼蘭區和松北區2015年前的供熱需求。該廠供熱期內發電煤耗每千瓦時可降35克,按供熱期發電量40億電量計算,可節約標煤12萬噸,降低成本4800萬元。與小鍋爐供熱相比,每平方米供熱煤耗可節約標煤近30千克,最大供熱負荷供熱時,年節約標煤可達70萬多噸,折合資金3.2億元。
經測算,對哈三電廠兩臺200兆瓦機組進行供熱改造,可停運江北地區小鍋爐房208座,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0.72萬噸,煙塵14.7萬噸。如再改造該廠兩臺600兆瓦機組,可少建設7兆瓦以上的供熱鍋爐300多臺,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萬多噸,煙塵4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