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沿海電廠日耗處于低位,煤價保持低位震蕩,幾乎紋絲不動,出現“漲不動,跌不下來”的走勢。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南方陰雨連綿,氣溫較往年同期偏低,且水電出力保持增長;其次,宏觀經濟運行仍存壓力,需求不足和地產拖累的問題較為明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業用電量的提升;再次,在電廠庫存充裕、進口煤及江內貨源較北港煤有價格優勢,終端多選擇觀望,減緩市場煤采購。但受高成本疊加產地市場活躍等因素支撐,港口報價維持堅挺。
今年夏季高溫天氣來得偏晚,南方多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民用電負荷一般。而工業用電量提升有限、汛前雨水充足、龍舟雨提前到來、水電發力增加以及西南地區特高壓清潔電力強勢輸入,造成沿海電廠日耗上升緩慢,沿海八省電廠日耗長時間處于180萬噸以下的低位水平,且電廠庫存偏高,幾乎無補庫需求。最要命的是,進口煤即期貨多、華南各港口場地和泊位緊張,卸貨困難,部分到港重船存在滯期等待的情況,對市場產生了不利影響。以上原因造成,下游整體采購意愿偏低,沿海市場運輸需求持續萎縮,運力供給過剩情況加劇,電廠接貨價格不斷下調。
上旬,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調出量環比均小幅減少,港口庫存走勢相對平穩。調入方面,進入六月份后,多起煤礦事故,疊加安全生產月、環保檢查等因素制約,產地安檢趨嚴;同時,發運依舊倒掛,貿易商發運到港積極性不高,導致集港貨源減少,且到港煤車主要為長協煤。調出方面,終端電廠及南方接卸港庫存均在高位,且用電負荷偏低,北上拉運需求不強,環渤海港口調出量減少。港口煤價持續走穩,終端觀望情緒濃厚;疊加進口煤集中到港,南方港口卸貨壓力較大,存在船舶壓港的現象,用戶派船北上采購的積極性很差,環渤海港口錨地船舶數量降至歷史低位,其中秦港下錨船一度降至13艘。
本周開始,隨著南方天氣轉熱,民用電負荷拉起,電煤消耗加快,部分電廠或將增加市場煤采購數量。預計本周后半程,煤價將止跌企穩,市場逐漸走出低谷。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