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8月21日是一個轉折點,從7月下旬延續至8月的降價在8月21日這一天戛然而止,出現了快速反彈,這波漲勢一直延續至9月6日,8月31日這天漲幅破十,那次漲價一共上漲了約70元/噸,兩個星期的時間煤價迅速回歸到7月下旬降價前的水平。
2023年7月1日港口煤價:5500大卡:840元/噸(+5)5000大卡:740元/噸(+5)4500大卡:635元/噸(+5)
2023年7月21日港口煤價:
5500大卡:880元/噸(—)5000大卡:780元/噸(-2)4500大卡:670元/噸(-2)
2023年8月21日港口煤價:
5500大卡:813元/噸(+6)5000大卡:705元/噸(+5)4500大卡:603元/噸(+7)
在今年的8月21日,市場沒有表現出來任何起色。
2024年7月1日港口煤價:5500大卡:852元/噸(-2)5000大卡:748元/噸(-3)4500大卡:648元/噸(-2)
2024年7月21日港口煤價:
5500大卡:853元/噸(—)5000大卡:755元/噸(—)4500大卡:654元/噸(—)
2024年8月21日港口煤價:
5500大卡:838元/噸(-1)5000大卡:737元/噸(-1)4500大卡:639元/噸(—)
縱觀去年這個時候,產地多發安全事故,問題煤礦停產,煤炭產量短時間內迅速降低,港口持續去庫,北港庫存在一個月內下降了近400萬噸,庫存結構性問題使得個別緊缺煤種溢價出售。同時下游二港庫存也在這個月快速去庫200萬噸。
而今年,雖然港口庫存也出現了明顯下降,但截止今日港口庫存2391萬噸,較月初僅下降了78萬噸,二港庫存下降了143萬噸,雖然庫存也出現了下降,但降幅差距較大,整體看不論是北方港口還是下游二港今年的庫存均高于去年同期。
生產方面,受益于近年來各地煤礦,尤其是大型煤礦產能核增的批復,全國在產煤炭產能持續增加,為產量的高位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今年以來各地安全和環保檢查力度較大,但這種檢查已趨于常態化,難以對煤礦產能釋放產生大范圍的不利影響,對產能的影響也在減弱。
此外,國際煤價不斷下跌,進口煤量的持續增長也有力支撐了煤炭供給。
今年的多雨水天氣使得水電持續向好,1-7月份,我國規上工業發電量532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其中,水力發電量增長24.5%,而火力絕對發電量僅增長0.5%。而從5月開始連續3個月,火電出現了同比負增長。
雖然近期沿海電廠庫存也在下降,但在長些煤和進口煤的補充保障下,同時,后續隨著全國高溫天氣的消失,電廠日耗也將開始回落,煤價短時間內難以上漲。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